蔡玉賀:城市公交優先發展解決交通擁堵 發展智能交通
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9月19日,由新京報主辦的“智出行·享未來”——出行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原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蔡玉賀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認為,未來要優化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以建設為主向運營養護為主轉變;需要發展先進智能交通;推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城市交通擁堵是世界性難題。
新中國成立70年交通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蔡玉賀提到,新中國成立70年,無論在交通基礎設施的規模、運輸裝備質量提升、運輸組織、運輸服務等各個方面,還是在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的創新等等,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949年底,我國鐵路網里程僅有2萬多公里,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運里程達到13.2萬公里。新中國成立初期沒有一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只有8萬公里,2018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85萬公里。全國港口擁有萬噸級及以上的泊位2444個,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當中有7個在中國。
70年來,我國民航從一個軍事化的行業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2018年底,我國定期航班航線總條數達到4945條,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0多倍,定期航班通航機場數量由1949年的36個增加到2018年的235個,如今民航一天完成的周轉量比1978年一年的還要多。
客運質量明顯改善。2018年,鐵公水航營業性客運總量接近180億人次,城市客運量超過1200億人次。2018年,全國完成貨運量515億噸,貨物周轉量20萬億噸公里,分別是1949年的275倍和794倍。1949年,我國郵政業務總量僅有1.6億元,到去年底全國郵政業務總量已經達到12345億元。
蔡玉賀認為,國家在這些年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方面都有了大的質的提升,量、質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在整個運輸組織管理方面還有很多值得提高的空間,包括面對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業態如何管理,都是一些具有挑戰性的話題。
推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發展先進智能交通
蔡玉賀介紹,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包括,優化提升基礎設施網絡,以建設為主向運營養護為主轉變?;A設施建設主要是“補短板”和優化網絡,加強現代科技在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大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發展。
“大家都很關注的自動駕駛,現在新的技術方向應該是車、路要協同發展,不再是單純把車變成一個像人一樣智能的感知周圍一切,這樣就有了智慧公路或數字化公路的一些要求。無人碼頭已經投入運營,未來高速公路上的無人駕駛的貨車投入運營也會很快來臨。”蔡玉賀提到。
蔡玉賀認為,需要發展先進智能交通。通過集成應用先進的信息、通信、傳感、控制等技術,使人、車、路相互作用關系以新的方式呈現,從而實現實時、準確、高效、安全、節能的目標。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技術將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要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的深度融合,加快我國智能交通的發展。
“推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城市交通擁堵是世界性難題,我們要堅持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用地空間規劃,構建便捷順暢的立體化城市交通體系,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技術,加強交通需求管理,走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蔡玉賀認為。
蔡玉賀提到,深化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滿足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需要,推動現代物流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平衡各種運輸方式,以水擇水、以路擇路,促進全社會物流的降本增效。
“現代綜合交通治理體系是交通強國的軟實力,更是硬要求,創新組織和管理方式,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交通強國的基礎。”蔡玉賀認為,要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治理體系。